C Plus劳力士机芯风波实锤?深度拆解丹东3235真相!

最近在仿表圈里,C Plus厂劳力士成了话题中心,焦点全都集中在它使用的机芯上。各种说法满天飞,今天我们就来一次彻底的梳理和测评,把这件事聊个明白。

丹东劳力士.jpg

一、核心争议:机芯究竟来自哪里?

经过多方比对和实物拆解,目前基本可以下一个定论:C Plus采用的确实是丹东3235机芯。

这个结论不是空穴来风,而是有细节支撑的:

1. “1”位跳动特征:将表冠拔出至调时位置,可以观察到机芯标注“1”的地方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上下跳动。这个动态特征,是丹东机芯一个非常典型的“身份证”,与其他机芯的静态表现有所不同。

2. “2”位双避震器:拆下自动陀后,露出的机芯部位(标注“2”处)清晰可见采用了双避震器设计。无论是布局还是做工,都符合丹东机芯的一贯做法。至于很多人提到的摆轮下方编码与VS厂版本不同的问题,目前并没有一个官方的权威解释。最有可能的情况是,生产方为了在流通环节区分开不同工厂的货源,刻意打上了不同的标识。这更像是一种市场行为,并不能直接说明机芯的结构或品质发生了改变。

丹东机芯1.jpg

二、理性看待:丹东与上海机芯之争

聊到这里,就不得不回应一个很多人关心的深层问题:用了丹东机芯,就意味着比上海机芯更好吗?

答案是:未必。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认知误区。在当前的顶级版本劳力士仿表中,丹东3235和上海3235是并驾齐驱的两大主力机芯。它们都源于对劳力士正品Cal.3235机芯的仿制,并且在多年的迭代中都已经非常成熟。

上海机芯:通常以走时稳定、动力储备达标而著称,在市场上有非常好的口碑和庞大的用户基础。

丹东机芯:同样以其扎实的做工和不错的稳定性拥有一大批支持者。

可以说,这两款机芯是“各有千秋,但殊途同归”,都在提供一个接近的、可靠的基础性能。将它们简单地分出高下是不客观的。选择哪一种,更多是个人偏好或对特定版本的信赖。

丹东3235机芯.jpg

三、测评结论与选购建议

回到产品本身,C Plus的V2版本日志型在市场上与同类产品价格基本保持一致。这本身也说明,大家在同一价位上进行竞争,拼的是综合实力。无论是C Plus还是其他大厂,它们在日志、水鬼等热门款式的整体打造上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。外壳的打磨质感、金属的厚重感、字面的细节、陶瓷圈口的工艺以及佩戴的舒适度,这些才是构成一块表“高级感”的核心要素,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机芯来源。

给玩家的建议:

1. 不必过度纠结:不必陷入“丹东必胜”或“上海至上”的机芯崇拜。两者都是优秀的选择。

2. 关注整体工艺:在选择时,更应该关注表壳、表带、字面、玻璃等外部组件的做工精细度。

3. 相信市场验证:C Plus采用丹东机芯,只是多了一个选项。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整表的综合品质和长期佩戴的稳定性。

丹东机芯.jpg

总而言之,C Plus使用丹东3235机芯这件事已经基本清晰。但这只是帮助大家了解内部结构,不应成为评判好坏的唯一标准。玩表,最终还是应该回归到对整体工艺的欣赏和实际佩戴的体验上来。希望这篇测评能帮助大家更理性地看待这次的机芯风波。

微号:noobnysh
NOOB团队妮影工作室,只做你敢带出门的腕表 。
29658人已关注